白酒涨价转嫁税负有损公平
长期以来,由于酒类消费税主要是在生产环节从价征收,诸多白酒企业为了避税,都会设立自己的销售公司,一般先将生产出的白酒低价出售给销售公司,然后再由销售公司加高价出售给经销商,以达到避税的目的。针对这种情况,税务部门出台白酒消费税征管新政策,对计税价格偏低的白酒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,目的是为了堵塞白酒企业的避税空间,减少国家税收流失。正因为如此,出台白酒消费税征管新政策的理想结果应是白酒企业向国家“补上”其原本就应缴纳的税收,而白酒市场价格不因此而出现明显的波动。但是从现在部分白酒企业已经涨价或正酝酿涨价迹象来看,白酒行业存在着企业通过涨价将税收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趋势,而这种做法对于消费者来说,显然是有失公平的。
当前白酒尤其是高档白酒除了部分是由普通消费者消费之外,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公款消费的方式销售的。在公款消费高档白酒之风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遏制情形下,白酒企业通过涨价转嫁税收成本,还会进一步增加公款消费金额,助长不正之风与腐败。而从某种意义上说,正如有评论所指出的,在当前高档白酒销售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公款消费背景下,如果调整税收政策造成白酒价格上涨,税收的增加最终又会被财政支出的增长所抵消,实际上也就失去了调整政策以增加税收的意义。与此同时,公款消费由于有财政买单,所以白酒涨价不会对公款消费造成什么影响,在这种情形下,普通消费者无疑将会是真正的损害者。
一般来说,企业涨价行为会受到市场的制约,由于涨价会影响商品的销售,所以企业一般都会谨慎出台涨价措施。白酒行业也属充分竞争性行业,按说企业同样会慎重提高产品价格,但是由于高档白酒销售主要是由公款消费支撑,而公款消费又一定程度上具有对商品涨价不敏感的特点,所以白酒企业不担忧涨价会对产品销售造成大的影响,而这正是白酒企业不惮于通过涨价转嫁税收成本的重要原因。任何一种商品价格如果不能受到市场的必要制约,出现企业通过涨价以转嫁税收成本在内任意损害消费者利益现象,也就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必然性。
正是基于白酒消费与行业所具有的如许独特特点,针对白酒企业的避税行为,税务部门一方面要通过必要措施避免国家税收流失,另一方面又要防范白酒企业通过涨价向消费者转嫁税收成本,损害消费者利益。这就要求税务部门在出台相关税收政策时更加注重政策的精密化,更具针对性地出台相关税收政策,以实现既保障国家税收收入增长,又避免企业通过涨价转嫁税收成本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现象出现,在更大程度维护消费者权益,呵护民生、促进公平。白酒消费领域是如此,房地产等其他行业领域同样是如此。